神的多重面貌

神的概念

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孕育出許多信仰,我們對神的想像,有一大部分來自先人的藝術創作與文字敘述,藝術家們也會在作品中加入他們主觀的看法。

舊石器時代開始,人們懂得拿木炭在洞壁上作畫。他們畫下對動物的崇拜渴望,還有對大自然的敬畏。這是人類史上最早的藝術家,他們崇拜著大地萬物,例如太陽、月亮、女神與動物,生活上處處依賴這些信仰。

之後坊間結合大自然與傳統習俗,發展出各地特別的神話傳說。其中經典的埃及神話、希臘神話的眾神故事,至今仍令人著迷不已。

藝術家們發揮強大的想像力,讓神話文字中的神祉形象得以呈現在眾人面前。各種繪畫、雕塑品陸續出現,有些外型被誇大,有些細節無法被刻畫。藝術是很主觀的,人們只想看到他們相信的那一面。

神祉的藝術品越來越多,人們開始相信畫像、雕像能夠保存神祉的力量並帶來好運。這個觀念影響到地位崇高的帝王,他們也熱衷請畫師繪製畫像,以維持尊貴的地位。

還有一派藝術家深受哲學思想的影響,他們不擅畫人像,偏好山水、仙人、船隻與動物,反映出宇宙萬物間智慧與人的心靈連結。

藝術家創作作品,讓我們知曉天地萬物的本質,也展示神祉帶來的力量。直到今日我們仍認為,圖騰、畫像能結合儀式,加入意念就能使我們持續獲得豐盛、平安。

眼見為憑

為何我們總是從藝術家的作品去想像神祉?大眾認為畫像可以加深我們對神祉的認同,能引起共鳴作用。有畫像就不需空想,更不需多做贅述,觀看當下就能立即賦予神聖的印象。

為何藝術家總是願意創作他所相信的神?也許是宇宙安排了一些藝術天份的人,給予他們靈感與衝勁,將這份信仰用各種媒材表現出來。他們堅信腦中的畫面就是真相,能引起他人共鳴。我也是如此,我曾經想把所有力量動物畫出來,但苦於手的舊傷遲遲無法實現。

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大腦資料庫組成不同,能接受的神祉形象也不同。神的外型呈現沒有既定規則,他可以是一團光、是一片風景,或是一個人的形象。

你相信的神是誰呢?曾經從哪裡看過他的形象呢?歡迎留言與我討論喔!

Emily
Emi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