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為雅德根

雅德根這個身份不是當事人願意的,許多父母不願意孩子成為雅德根,因為雅德根是要把身心全部獻給氏族與神靈。

「薩滿」是指通古斯語民族中的巫師、巫醫,中國東北許多民族都信仰薩滿教,各部落會用專有名稱來稱呼。比如說西伯利亞部落將巫師稱為「喀木」;哈薩克族的薩滿稱為「巴克西」;蒙古的女薩滿稱為「亦都罕」或「烏得甘」,男薩滿為「孛額」;達斡爾族的薩滿稱為「雅德根」。

這期專題要跟各位朋友分享的,就是達斡爾族成為雅德根(薩滿)的艱難歷程,與上一期「被制約的薩滿」有些許關聯性。

薩滿病

原始部落沒辦法像我們這樣上網找老師學技術就進入旅程,部落裡的人想要學會跳神、入神的技術,需要經過各種磨難才可能被選上。達斡爾族甚至認為:那些過動、精神失常的青少年就有「薩滿病」的徵兆。他們說的話常讓人聽不懂,有時候講出來的話還成真了。

達斡爾族有薩滿病的說法,像是現今宮廟文化裡的「採乩」。達斡爾族認為薩滿是超乎尋常的人,不是每個人都有天分。如果一個孩子體弱多病、神經錯亂、久病不癒,族人就會認為這孩子被前任的雅德根選中。

如果要病趕快好起來,這個孩子需拜老雅德根為師並開始學習相關的技術。但並不是學了就能成為雅德根,還要獲得祖靈認同、完成附體之後,才會被氏族承認雅德根的身份,並進入領神階段。

雅德根這個身份不是當事人願意的,而是一個為了活下來不得不採取的選擇。許多父母不願意孩子成為雅德根,因為雅德根是要把身心全部獻給氏族與神靈的,沒辦法賺很多錢,還要不分晝夜為族人奉獻。萬一儀式過程中孩子受了委屈、出了差錯受人責罵,父母是沒辦法出頭解決的。

『由於我骨頭潔白,你就選擇了我;由於我血液純潔,你就附在我身上;

自我出生那時起你就佔據了我;自我睡搖籃那時起你就帶領著我。

要我繼承雅德根職責,走上安德道路。

由於不能回絕掙脫,為了族眾的安寧,我承受了你的選擇,當了莫昆的雅德根。』

這是莫昆氏族家、即將要成為雅德根的祈禱詞,語意中沒有感激、沒有榮耀感,只有滿滿的無奈。

身為雅德根的壓力

這些無奈也反映出達斡爾族長年的游獵生活是很沒有安全感的,族人在大自然環境裡承受極大生存的壓力,導致精神容易變得緊張、躁動、感官敏銳。長期的壓力下,一部分人慢慢演化成敏感體質,也就是適合成為雅德根的人。

目前能世襲的雅德根越來越少,根據氏族規定,新的雅德根必須在同系子孫內傳承。著名氏族第七代雅德根的斯琴掛培養了許多徒弟,為的是要傳承達斡爾族的儀式與文化。她接受許多採訪,也有學者為她出書,這才將許多成為雅德根之前必須經歷的痛苦公開出來。

斯琴掛提到,她14歲就開始生病,看遍大小醫院求醫都沒有改善,家人只能帶著她繼續尋找解方。直到48歲那年正式接任家族的雅德根身份,身體才漸漸好轉。生病30年期間,斯琴掛不斷反覆做著同一個夢,夢中的祖父是前任雅德根,清楚說明要她繼承雅德根職責,旁邊還有代表氏族的神靈出現。

1998年斯琴掛通過出馬儀式(薩滿認證儀式),成為氏族第七代雅德根,能力深受族人的肯定。她退休後回到老家繼續為族人治病,她會用法器幫病患祛除病氣;指點病患去醫院拿哪種藥吃;還會含一口酒往病患臉上噴去,並警告病患三個月內不許晚上出門。

除了透過世襲方式成為雅德根之外,也有透過天賦傳承技術的。莫力達瓦旗的郭寶山就是這類型的人,他還受政府頒布薩滿文化傳承人聘書,人稱「有執照的雅德根」。

郭寶山接受訪問說,他從小就有預感能力,可以預知到哪一家人會辦喪事;17歲時偶然看到鄰居家的孩子生病,發現病因來自於祖先騷擾,告知老一輩祭拜祖先後孩子很快恢復健康。就這樣,他成為了街坊鄰居都知道的神人,還有人特地從外地去找他治病。

帶給我的啟示

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文化,也有我們外人不甚理解的真相,過去我也聽說過某某某生病、出意外,是因為什麼神要他當乩身,一旦真的拜師學藝之後,許多難以解釋的狀況就解除了。

要成為一個幫助人、療癒他人的助人者,大多要先撐過痛苦的生活、生病與低潮,才能找到出口拯救自己。也許這就是達斡爾族「薩滿病」與「採乩」發生的原因吧,神靈要這個天選之人經歷苦難、成長之後才能同理他人、共感他人,最終成為一個適合助人的療癒者。

Emily
Emily